劳动法规定辞退员工赔偿具体有哪些规定,劳动者正当权益是什么?
在农村,年轻人百分之九十都进城务工了。有的从事体力劳动,也有的从事脑力劳动,但是在法律上来讲。除了自己当老板的,其他得都称为劳动者。
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是十分重视的,劳动合同法就是劳动者手中的利器。也经常有单位解雇员工得情况,那么新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单位解雇员工如何规定呢?劳动者正当权益是什么呢?
由于缺少法律知识和维权途径,很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尚未得到保护。那么关于用人单位解雇职工如何补偿的问题,分三种状况进行讨论:
一、公司合法解雇职工不需求补偿
如果职工在任职期间,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严峻违背公司准则的行为,且给公司形成重大损失的,被用人单位发现后,用人单位要求免除劳作联系的,不需求提前通知更不需求支付任何费用。如果情节较为严峻的,还会依法追究职工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合法辞退员工需要支付补偿
在合同有效期内,用人单位因经营不善,资金断流,员工不能胜任某项工作或者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等情形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员工的工龄进行补偿。满一年以上的员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龄在6~12个月的员工按照一年计算,需支付一个月的工资;6个月以下的需支付半个月的工资,这里的工资标准按照员工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自动与职工停止合同,且没有提早一个月通知职工,并且无正当理由回绝付出任何经济赔偿的单位,这种行为归于违法行为,需求依照上述付出规范双倍付出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和职工由于补偿金额洽谈不成回绝付出费用的,职工可在60天内向所在地劳动部门请求裁定。
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以上就是单位和员工之间常见得关于劳动合同解除自己经济补偿金的支付的五种情况,遇到这五种情况,但是现实生活千变万化,单位总能想出各种办法,让你干不成,单位还是强势的一方。如果真遇到这些情况,也不要着急,首先可以找当地得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这样解决快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