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识形态”?一种概念与发展史的梳理
人类的历史,是在物质生活与思想观念的交织中前进的。物质是基础,但观念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在其《流通与货币通论》一书中说,现在的世界是由几十年或者十几年前的观念造就的,许多人的行为不过是他们年轻时读到的二三流思想家的著作的表现。
观念和理论,是可以影响甚至塑造现实的。当人们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时,就开始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意识形态。
ideology的译法
“意识形态”是个外来词,对应的英语单词是ideology。其实,除了“意识形态”,还有两种译法。所以这个词至少有三种译法:
1)观念体系。这个译法比较反映原意,就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都会有一整套看待事物的观念。这种成体系的观念的集合,就是ideology。
2)意底牢结。这个译法真是“声色”俱佳,一方面发音最接近外文,另一方面意思也贴切。人一旦形成自己的观念体系,要改变很难,甚至连自知都非常难。井底之蛙,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呢?对它来说,井就是全世界,其他都不存在。
这个译法虽好,可惜不常用,只有个别学者提出。
3)意识形态。这个译法最常用、最普遍。教科书上一般把它解释为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有时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观的历史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法国人特拉西(D. de Tracy,1754 – 1836)。
特拉西把意识形态视为“观念的科学”,试图像牛顿那样,遵循几个简单的法则所确定的模式,证明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事实。
在拿破仑时代,意识形态逐渐从“观念的科学”中脱离,进入世俗,并与政治学说(当时的自由共和主义)相联系。在此之后,政治意识形态对西方产生过重大影响,如法国大革命、德国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冷战时期的对峙、小布什的新保守主义等。
继特拉西之后,另一位重要的关注意识形态问题的思想家是马克思。
马克思一开始将特拉西的思想看作一种“唯心主义”哲学,随后又将意识形态纳入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并从阶级的观点,揭示精神劳动者的阶级本性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构建为现有秩序提供思想上的辩护。
由此看来,马克思后期反对的不是意识形态,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意识形态的大师。他所批判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列宁的意识形态观就更为清晰了,他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看作阶级斗争的武器。
列宁依据时代特征的新变化,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武器。
列宁通过提出意识形态党性原则以及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意识形态灌输、意识形态继承、意识形态批判等,开创了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境界。
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当时苏联和中国的一些哲学教科书和普及读物。他最早将意识形态作为概念使用是在1938年。他在《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中写道:“社会意识形态是理论上再造出现实社会。”
1939年,在《读艾思奇编<哲学选缉>一书的批注》中,他又写道:“哲学是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历史选择的结果。它为人们提供着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各种问题的钥匙,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